2016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中发表题为《凝聚共识促进对话共创亚洲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坚持和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凝聚共识,促进对话,加强协作,推动构建具有亚洲特色的安全治理模式,共创亚洲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未来。在实现“强国梦、中国梦”的道路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国际安全观,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安保之路。
“一带一路”给安保行业走向国际提供了核心动力
随着“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政策的落实,中资企业逐渐走向海外,而持续不断的全球恐怖事件使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面临巨大威胁,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呼吁中国自己的安保力量,这就为我们进入国际安保市场提供了核心动力。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内在动力。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由0.26万亿美元增长至1.038万亿美元。在2000年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之后,我国经济发展又注入新的活力,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至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连续13年增长,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首次超过引资总额,2015年已达到127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中国逐渐成为资金净输出国,中国经济将迎来走向世界的新纪元。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在中国经济“走出去”成为国家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求成为拉动国际安保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二、国际安全环境恶化是外在动力。
我国对外投资遍及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投资地区大多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确定性的恐怖袭击、时而爆发的部族冲突、经常性的海盗袭击、频繁爆发的绑架事件等严重威胁中国企业在外安全。美国全国恐怖活动起因及其对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安全报告称:恐怖袭击事件数量有明显上升趋势,1978年至2013年,全球造成100人以上死亡的恐怖袭击事件年均只有4.2次,但2014年这个数字攀升至26次,2015年上半年也多达11次。这都充分显示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在他国领土上处置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国家主权性质的正规武装力量受制于分析“一带一路”安保现状为保安企业“走出去”献计献策专题调研65国际法和所在国家法律,执行任务面临诸多法律障碍,而纯粹私营安保企业的商业属性,反而容易让所在国市场接受。因此,在国际安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使用安保企业的安保力量,是保护中国公民在海外安全利益不受侵犯的有效手段。
三、海外中资企业安全需求是直接动力。
2016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全年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了701.1亿美元;2016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9.4万人,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内地居民出境1.37亿人次。通过查阅外交部官网,2015年全年外交部领保中心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受理的领事保护和协助案件数量达86678件,其中领事保护案件31144件,领事协助案件55534件。
上述案件共涉及中国公民95860人,其中港澳台同胞1360人,留学生6185人,造成1928人死亡。因此,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走向海外的同时,均强烈呼吁中国自己的安保力量对其实施保护。
国际安保行业的大格局与主要发展方式
目前,全世界已有154个国家发展了保安服务业,全球安保服务市场的总量大约为2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安保企业占据约一半的市场份额,仅杰富仕安保企业(G4S)2015年营收即达到91.23亿美元。从全球范围看,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安保企业占据80%以上的国际安保市场。纵观国际安保企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方式:
一、伴随商贸扩张而逐步形成的渐进方式,即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经营模式。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扩张,必将带动各个行业走向国际,安全保护应运而生。比较有代表陛的是英国杰富仕安保企业,其管理层大多是商务管理出身,具有很高的商业头脑,从1901年最初成立的哥本哈根弗雷登科斯伯格警卫公司做起,根据业务需要并购重组逐渐成为集团性公司,并成功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目前该公司拥有62万余名雇员,数量仅次于沃尔玛、富士康,在私人企业中排名世界第三,全球有120家海外分支机构。
二、依靠对外战争而强势崛起的速成方式,即以军事政治需求定制为主导的经营模式。
特定的历史条件会促成安保企业的崛起,美国的“黑水”公司就是战争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两级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一超独大”,海外军事行动日益增多。为弥补兵力不足和完成不便使用军事力量的任务,美军开始雇佣私人安保企业介入军事行动。“黑水”公司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迅速崛起,其管理层主要来自美国军队、政府退役人员,90qo的收入来自美国政府的外包合同,其中三分之二的合同不需要投标即可承接,客户包括美国国防部、国务院、交通运输部、联邦执法部门、跨国公司和外国政府。“黑水”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因为“虐凶fJ”和洪击伊拉克平民等一系列丑闻,在2(X)9年被吊销了在伊拉克的安保牌照,从此迅速衰退,2010年即被外国投资者收购并改名为“ACADEMI”。
三、追求自身发展而内在驱动的蚕食方式,即以满足企业发展战略为主导的经营模式。
企业是一个以追求经济效益、实现盈利为目的盈利性组织。安保企业为追求自身发展,必须对外实行业务扩张。创建于1962年的日本西科姆株式会社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初建时日本国内普遍认为不需要保安服务,西科姆通过介绍安全防范的必要性和提供优质的安保服务,转变了人们的观念,开创了新的市场。后因日本市场有限,为扩大企业规模,西科姆主动对外发展,扩大企业发展,目前已在世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实现了其全球化战略布局。
分析渐进式、爆发式和蚕食式三种发展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安保企业中,渐进式发展方式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以经济性为主导,服务多元化,发展势头好,竞争力强,但其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杰富仕就用了l()()多年时间发展到现在规模;爆发式发展方式具有依托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迅速崛起快速消亡的特点,一旦失去原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难以生存;蚕食式发展方式,是以企业内在需求为主导,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当前,中国安保企业走出去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没有时问等待企业自身的发展完善,可以考虑渐进式和蚕食式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渐进跃升式”发展方式,在符合客观规律的情况下跨越式发展,在国家政策和大型国企的直接支持下,短时rJ内满足海外中资企业的安保需要。国内安保行业与国际
安保需求之间的主要差距
现代国际安保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支维护各国治安的商业性力量。相比较国际安保而言,我国国内安保从发展时间、商业模式、管理经营和业务水平上还处于安保行业的较低层次,与国际安保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国内安保发展现状。
行业规模较为庞大。截至2015年底,全国保安服务公司共5800多家,保安员数量达4:30多万人,仅2014年,安保从业单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共.3.25万次,参与突发事件处置1.41万起,年营业额达580.28亿元,为维护社会治安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据中国保安协会的测查,目前具有较高岗位技能的中专毕业生仅占从业人员的1.5%,中高级保安员人才更是严重缺乏。在保安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8%,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2%,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行业区域化明显。安保企业主要在企业注册所在地开展业务,安保服务基本以满足地区安保需求为主。而跨区域经营需要准备各种手续文件,并向当地主管机关备案,客观上形成了安保服务行业的区域性垄断和自我封闭,行业区域化发展十分明显,限制了业务水平的提高。
行业监管面临挑战。中国国内安保规章制度健全,监管程序规范,保证了国内安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但行业监管是建立在对行业需求充分了解和掌控的基础上的,在中国安保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新的行业环境必将带来监管方式的改变。目前,对如何开展国际安保业务,从行业监管角度来说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二、开展国际业务的短板。
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1.85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没立直接投资企业2.94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商务部统汁,中国海外投资达到1276亿美元,按10%的安保费用估算,安保市场规模可达约127亿美元,市场前途巨大。但中国安保企业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与其他国家安保企业进行竞争,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我们感到主要差距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际安保体系不健全。欧美国家安保企业开展国际安保业务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其在国际安保行业的经验非常充足,并构建了专业规范的国际安保体系,在市场开拓、管理方式、人员培训等各方面拥有完整的制度。期间各国成立众多的安保协会及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认可的标准,例如国际行为准则等。近几年,中国安保企业开始走向国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诸多挑战,要求我们既要遵循国际性安保组织制定的标准,更要结合自身条件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安保管理体系。
二是国际业务能力较弱。中国安保行业供给基础薄弱,暂时无法与国际安保市场需求相匹配,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的安保企业,中国安保企业普遍存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匹配,缺乏国际性人才;国际业务经验不足,应对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不能适应国际化需求;业务技能欠缺,无法满足客户要求;非正常手段拓展业务,市场开拓陷入恶循环等问题。
三是国际市场信誉度较低。中国安保长期以来展现给中国企业的形象较差,业务技能也基本以国内普通安保为主,远不能满足国际安保的高端需求。国内安保企业对国外形势的把握不准及语言劣势,也导致了海外中资企业对中国安保能力上产生不信任,宁愿高价雇用欧美国家的安保企业,也不愿意低价雇用中国安保企业。走出去的部分中国安保企业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状态,无打造中国品牌的后劲之力。
三、供需之间的核心问题。
中国安保企业走出去的核心问题是供给侧如何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匹配度问题。从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中国安保在国际市场需求上依然使用国内安保模式,对于国际市场复杂的环境和特殊的业务能力认知度不高,缺乏应对新形势的创新能力。面对拥有丰富海外实战经验和较高企业化管理水平的大型国际安保企业,缺乏有效地竞争能力。
二是供给质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国际安保市场需求是安保企业能够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例如战争、恐怖袭击、治安事件等,需要在遵守当地法律的情况下保护企业的人员和财产安全,对安保企业在政策水平、情报搜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这恰恰是现在中国安保企业的软肋。
三是信誉度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中国安保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实战经验、业务实例,所以没有信誉度积累。一面是中资企业在海外急需安保力量,现有中国安保企业也强烈要求“出海”,一面是中资企业不愿使用中国的安保力量,两者相望而不相交。如何使海外中资企业考虑和愿意接纳中国安保力量是极其现实的问题。
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安保企业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创新业务方式,提高自身能力,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和市场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有必要出台中国安保企业“白名单”供市场选择,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度匹配。
开展国际安保业务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中国私营安保企业开展国际安保业务,均是在一边探索一边前行,前进路上荆棘遍布,困难重重,险象丛生。
一是缺乏系统的行业理论指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缺乏业务层面的理论基础,基本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比如在国外开展业务遇到困难时国内主管部门是谁、持枪是对是错、海外队员的社保问题等都是急需得到指导的具体内容,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在理论上给出具体答案。
二是面临外国安保企业的围追堵截。西方国家安保企业已经掌控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大型企业安保业务,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排挤和阻挠,特别是大型国际安保企业设定了很多具体门槛,有意将中方安保企业拒之门外,绝不甘心让中国企业安全的核心利益回到中国自己人手中。
三是高端国际安保人才奇缺。主要是懂政策、守纪律、会外语、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很难招到。主要原因是安保企业过去一直是低层次、低素质、低收入和高风险的代名词,招聘高素质人才一直十分困难,基本素质很难达到开展国际业务的需要,因此提高企业的政策分析“一带一路”安保现状为保安企业“走出去”献计献策l专题调研67水平、组织指挥能力和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
四是各种不确定因素繁杂。国外一些国家政府办事效率极低,各种程序复杂,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加上跨文化语言交流的差异,直接拖慢了工作开展的效率;外汇管制和波动对企业经营产生巨大影响,经常造成资金汇出和回流困难;海外安保前期投资较大,一旦没有合同保障,企业亏损严重,甚至对盈利能力极低的安保企业走出去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安保人员在外派时存在办理签证不便的具体困难。往往签证时间过长,费用较高,无法做到全球迅速派遣。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安保之路
中国安保行业如何走出去,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国际安保之路,是目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直接拿欧美发达国家的安保体系或使用国内现有的安保体系都不适合中国安保在国际上的发展。中国安保走向国际要把握“立势(principles)、择道(strategy)、优术(tactics)、合众(cooperation)”的基本指导(PSTC指导原则),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跃升式发展。
一、立和平发展之势。
中国安保走向国际,必须是在国家意志下的企业行为,必须遵循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要坚持符合国家现行的政策法规,符合国际法对安保行动的行为规范,符合所在国的法律规定。企业在国际上开展安保行动,呈现给所在国和国际舆论的应该是防御的、专业的、不具有侵略性的形象,是一支维护地区稳定的和平力量,坚决杜绝雇佣兵性质的行为,顺应国际发展潮流。
二、择合作专业之道。
中国安保走向国际,必须坚持合作开放的态度,以本土化方式进入他国安保行业,不大包大揽,不越俎代庖,通过与当地安保企业的深度合作,以非排他性的、非博弈性的方式,实现保护我国企业根本利益的目的。必须抓好专业队伍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懂政策、听指挥、业务精的管理团队和一支守纪律、敢打仗、会打仗的战斗队伍,呈现出高水平的专业素质。
三、优经营管理之术。
中国安保走向国际,必须学习国际优秀安保企业管理理念,借鉴其先进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以满足海外中资企业的安全需求为基本着眼点,结合国际通行的国际行为标准,建立规范的国际安保管理体系,提出中国的国际安保“白名单”,规范经营,规范管理,不断融入各地区文化,不参与所在国内部冲突,不介入各方政治纷争,以保护中国企业安全利益为根本宗旨,将中国安保企业的正面形象展现在国际舞台上。
四、合互利共赢之众。
中国安保走向国际,必须保障各方利益均衡,促进各方安全和谐发展。合众则生是中国国际安保企业的生存基础。与国际市场相融合,以中国特有的安保思想与各国家和地区安保行业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合作开展同行互助、经验交流、信息分享、互勉共进。以共赢力为主轴,整合当地各种资源,培育企业成长的肥沃土壤,不以私人关系作为企业成长的主要依靠,要以专注的、专业的、利益共享的方式凝聚市场,实现中国安保企业、当地安保力量和客户三方利益共赢。
雄关漫道真如铁。广州保安公司走向国际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不会一蹴而就,必将遇到各种各样复杂困难的局面。在这条路上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国家大型企业的支持和理解,安保企业间的抱团取暖和相互扶持。希望国家能够在行业指导、政策法规、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走向世界的中国安保企业能够实现保护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利益的最终目标。